如何为孤独症/发育迟缓孩子选择融合教育或特教学校?
发布时间:2025/4/14 15:12:35 来源:唐山世纪星培训学校 浏览次数:40
为孤独症孩子或发育迟缓孩子选择融合教育或特教学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评估自闭症孩子自身情况
考量自闭症孩子能力
可以让专业的老师对自闭症孩子进行评估,根据自闭症孩子的能力判断当前是否适合进入融合教育环境,通常会考量孩子的情绪管理、行为常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等。如果自闭症孩子具备一定的社交意愿和基本的自理能力,那么融合教育中与正常孩子的互动可能会促进他们的发展;若自闭症孩子的问题行为较为严重,无法适应集体环境的规则,特教学校可能更能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明确自闭症孩子需求
要明确孩子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孩子需要的是康复训练,以帮助他们恢复某些身体或认知功能,那么可以优先考虑能提供专业康复训练的环境;如果孩子具备一定基础能力,更需要在社交和适应正常学习环境方面得到提升,融合教育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结合当地资源
了解学校氛围和接纳度
在择校时要提前了解哪所学校的氛围比较好,对特需孩子的接纳度和包容性更高。可以通过与学校沟通、向有经验的家长咨询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同时,了解学校是否有过接收特需孩子的经验,或者有资源教室或资源教师的支持,这些都对孩子的融合至关重要。例如,北京市部分普通中小学能做到融合教育,但孤独症儿童入学后,从事孤独症专业的特教老师却很少,这就需要家长仔细甄别学校的实际支持情况。
关注学校支持条件
学校是否允许家长陪读或影子老师入校支持也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之后的顺利融合。如果学校在这方面有较好的政策和条件,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综合考虑家庭情况
考虑家长精力和时间
对于孩子行为常规、学业能力等要求更高的学校,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合,在入校后可能需要家长的陪读,家长需要考虑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为了建立更加包容和支持性的环境,家长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校方、班级以及其他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另外在学业层面,可能课后需要家长更多的时间进行支持和辅导。所以家长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精力和时间,选择对行为常规、学业能力等要求更高或者更低的学校。
考虑家庭经济条件
如果家长没有时间、精力进行陪读,或者在专业技能上无法胜任陪读,并且学校在这个部分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可能涉及到请影子老师,需要长远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针对性干预训练
进入融合教育环境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基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前期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干预训练,提高孩子的基础能力。如果有条件可以参加一些机构的融合预备课程,让孩子提前适应幼儿园或学校的课程模式。
熟悉学校环境和路线
确定好入学的学校后,可以带自闭症孩子提前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和交通方式等。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及机构环境是不同的,帮助自闭症孩子提前适应校园生活的节奏,能让他们更加顺利地融入。
建立合理预期并积极应对
合理认知孩子发展
需要根据自闭症孩子的发展情况,建立合理的预期。尽管目前公众对于特殊需要群体的认识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在校园生活中仍然可能会发生被贴标签等情况,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积极联系校方以及班级老师做好相关的科普和教育,自身也需要积极应对。
寻求外界支持
如果觉得自身情绪和压力无法得到排解,可以寻求家长组织和专业老师等的支持,同时也要帮助孩子积极应对。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老家长的经验分享、机构的专业课程以及专业老师的分享等方式,了解当地的政策和资源,帮助自闭症孩子选择最适合的融合环境,对自闭症孩子有更合理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