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科普知识

口语训练的基本方法

发布时间:2024/7/9 11:31:10 来源:唐山世纪星培训学校 浏览次数:104

  在课堂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其中,有的孩子已经可以说很多话了,但声音总是很小、不清楚。 有时他们说话时嘴部动作很小,这与孩子的气流和口腔运动能力密切相关。

  口腔(嘴唇、舌头、牙齿)是发音器官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声音调节器官。 嘴唇开合的变化和舌头形状的变化,会导致发音时共鸣腔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音色的声音。 嘴唇、舌头比较僵硬,运动不灵活,而且幅度较小,因此常常出现发音不准确、发音不完整的情况,影响发音的清晰度。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重点训练口腔的各个部位,使口腔内的各个器官在发音过程中能够快速配合、协调发音。

  1、唇唇齿训练。

  训练目的:使嘴唇在发音时灵活、有力、易于控制。

  训练方法:

  ①张口训练:按照节奏张开嘴,张开上下颌,放松嘴唇,克服说话时嘴巴紧的问题。

  ②抬唇训练:让孩子有节奏地抬上嘴唇,直至露出上牙,克服说话时的“死唇”现象。

  ③压唇训练:将嘴唇搓圆,有节奏地向前推动嘴唇,然后收回; 推嘴唇、缩嘴唇……重复多次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圆唇元音的发音。

  ④触唇练习:轻触上下唇,发“ba”、“ba”音节; 帕,帕; 妈,妈; 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双唇音。

  ⑤ 唇齿咬练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咬下唇,为良好的唇齿音打下基础。

  2. 舌头训练

  训练目的:使舌头在口腔内快速、灵活、准确地运动,满足言语时舌位快速塑造和节奏的需要。

  训练方法:根据节拍重复以下训练数次。

  1、伸舌练习:即舌头尽量伸长,然后缩回。

  2、口腔舌头摆动运动:伸出舌头,左右摆动。

  3、刮舌练习:将舌尖抵住下牙,在舌中线上用力,用上门牙刮擦舌尖和舌面。

  4、口腔摆动舌头练习:闭上嘴唇,用舌尖交替推动左右脸颊。

  5、卷舌练习:闭上嘴唇,按照节奏将舌头沿着下牙背、上牙背、硬腭、软腭向上卷动。   (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来考虑是否需要闭唇)

  6、敲击练习:舌尖在口腔内靠近牙面上下左右移动。 

发音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 言语并不是纯粹的生理发音,它不同于咳嗽、打喷嚏等。言语是有意义的、受人控制的自主发音行为。   它需要发音系统的协调运动。 在这个动作过程中,控制声带、口腔、鼻腔等部位的协调性,控制气流的强度变化非常重要。

  自闭症儿童由于缺乏独立的发声语言训练、发声器官僵化、肺活量不足、难以控制气流,难免会出现发音不清晰、发出奇怪的声音。   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相关的训练,尤其是对于处于早期阶段的孩子。   但一定要注意过程。   对同一类型的孩子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整个语言训练过程中,不要忽视家长在家里的训练。 有些最基本、最根本的技能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巩固,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