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共病(如多动症、焦虑症)如何识别?
发布时间:2025/3/4 14:45:04 来源:唐山世纪星培训学校 浏览次数:83
针对自闭症共病的识别问题,需结合核心症状差异、行为模式观察及专业评估进行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识别策略和注意事项:
一、核心症状对比与交叉表现
1. 自闭症共患多动症(ADHD)的识别
● 注意力差异: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可能高度集中于刻板兴趣(如反复排列卡片),而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分散具有随机性且无明确聚焦对象 。
● 多动行为性质:自闭症共患多动症时,多动行为常伴随“无危险意识”(如在高处跑跳不退缩),而单纯多动症儿童在他人制止时会表现出短暂克制
● 社交表现: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社交障碍(如回避眼神、缺乏共情)始终存在,而多动症儿童可能因冲动影响社交,但仍有互动意愿 。
2. 自闭症共患焦虑症的识别
● 焦虑诱因:自闭症儿童的焦虑多由环境变化(如教室灯光、噪音)或规则打破引发,而普通焦虑症可能无明确触发事件。
● 行为表现:共患焦虑时可能出现重复提问同一问题、过度检查门窗等“强迫性仪式行为”,需与单纯强迫症区分 。
二、鉴别诊断的医学评估手段
1. 标准化量表筛查
● 使用《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自闭症核心症状,结合《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筛查多动症 。
● 焦虑症状可通过《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辅助判断 。
2. 行为观察与功能分析
● 观察儿童在不同场景下的反应:例如在感统教室中,自闭症共患多动症儿童可能既抗拒器材触感(感觉敏感)又不停切换活动(多动) 。
● 记录行为发生的频率和情境,区分“刻板行为”与“冲动行为” 。
3. 神经生理检测
● 脑电图(EEG)检查可帮助识别共患癫痫(自闭症患者癫痫共病率约30%)。
● 基因检测(如SHANK3、MECP2基因筛查)辅助判断是否合并遗传性共病 。
三、家庭观察与记录要点
1. 行为日志记录
● 制作表格记录
2. 关键信号提示
● 可能共患多动症:无法完成任何需要等待的任务(如排队)、频繁打断他人说话 。
● 可能共患焦虑症:拒绝进入特定场所(如电梯)、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夜醒次数≥3次/晚)。
四、干预与转诊建议
1. 优先处理影响安全的共病
● 若存在自伤行为或癫痫发作,需优先进行药物治疗(如利培酮控制攻击行为)。
2. 跨学科团队协作
● 组建包含精神科医生、行为分析师、语言治疗师的团队,例如:
● 感统训练改善多动问题;
● 认知行为疗法(CBT)缓解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