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科普知识

不同类型的感觉统合障碍,自闭症孩子有受影响吗?(二)

发布时间:2024/6/28 11:19:17 来源:唐山世纪星培训学校 浏览次数:134

 6.前庭感觉统合障碍

  1)什么是前厅?

  人脸前面的各个器官,如耳、鼻、眼、口等接收到的信息,经过脑干前面的前庭核,进入大脑的功能区。 这个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称为前庭信息。

  2)前庭核的功能是什么?

  ① 过滤、过滤、重组身体各部分接收到的信息。

  ②感受外界的动态和静态信息来平衡自己。

  前庭失衡是指我们的前庭神经核无法筛选、过滤和重组我们的前庭信息以及身体各部位接收到的信息。 它也无法感知外界的动态和静态信息,无法实现平衡的功能。

  前庭疾病的症状:

  1、非常活跃,平衡能力差。

  2、原地旋转时容易头晕。

  3、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他喜欢搞小动作,上课不专心。

  4.恐高或不恐高

  5.走路时容易摔倒

  6、调皮任性,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

  7、语言发展迟缓,无法表达词意,口语表现困难。

  7.平衡感统合障碍

  平衡不平衡的主要症状:

  √ 穿裤子困难,筷子拿勺不协调,不能吹口香糖,舌头操作不灵活,不能很好地将水倒进嘴里。

  √写字姿势不正确,心烦气躁,生活不能自理。   爬高的时候,病人会极度紧张,身体会弯成弓形,大块肌肉发育不好。 结果,患者将无法坐下或站立。 坐着的时候,他常常趴在桌子上,或者用手托着额头。

  强化平衡感的活动应注意以下原则:

  它不仅限于平面,还考虑到向上和向下的三维运动,甚至高达360度的旋转。   要注意动态与静态的平衡,利用高速活动,强化原始反射的整合能力,促进身体与重力的协调,保持倒三角身体结构的稳定。

  比如转身、上下、左右等动作,都有助于前庭系统的发育,对稳定平衡能力有很大作用。

  大大小小的滑板、大弹力球、旋转盘、平衡桌、蹦床、吊索系列等都是非常合适的教具。

  8.本体感觉整合障碍

  本体感觉是人体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和控制。 人体充分利用和控制自己的关节、肌肉和肌腱。   由韧带和骨骼等身体部位收缩和拉伸产生的固有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不用镜子而用手去触摸自己的眉毛、耳朵、鼻子等; 我们也可以不用大脑去判断而做出符合环境需要的行为和动作,比如越过沟渠、栏杆等。

本体感觉失衡会导致身体协调性差,包括双边协调性、手眼协调性、运动规划以及身体感官的自然协调性。

  本体不平衡的症状包括:

  √当眼睛看不到时(闭上眼睛时),几乎不可能在指令下执行正确的动作;

  √身体无意识行为失控,你总是焦虑、紧张;

  √ 难以适应环境,经常重复错误的学习;

  √笨拙,经常被碰撞或碰伤;

  √爬楼梯往往压力很大;

  √小肌肉的运作经常受阻,无法完成精确的动作,拿笔拿筷困难;

  本体感觉训练活动的设计应考虑高速活动时的平衡能力和与原始反射相关的感觉统合,促进身体与重力的正确协调,以及长时间保持稳定姿势的能力 时间,让孩子进行动作训练。   它能自动有效地掌握人体神经在动与静之间的运动,增强身体各部位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