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科普知识

自闭症儿童语言启蒙指南:四个妙招激发表达欲

发布时间:2025/10/13 15:24:34 来源:唐山世纪星特教学校 浏览次数:6

一、在与自闭症孩子互动时,我们可以尝试一起模仿生活中各种有趣的声音。

比如小动物的叫声:小猫“喵喵”、小狗“汪汪”、老牛“哞哞”、公鸡“喔喔”、马蹄“哒哒”;还有交通工具的声音:汽车“滴滴”、火车“呜呜—哐当哐当”......这些熟悉的声音模仿,能帮助孩子感受声音的多样性,激发发声兴趣。

二、简单重复,建立信心
如果孩子最初只能发出“嗯”这样的单音,我们可以先用手势进行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基础的沟通方式。例如摊开手掌表示“给我”,用手指向物品表示“要这个”。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出对应词汇,让孩子先通过动作学会表达。

这时你会发现,即使没有语言,沟通其实已经悄然开始。语言本质上就是交流,通过手势、肢体语言等非言语方式,我们正在帮助孩子搭建表达的桥梁。当孩子体验到交流的乐趣,自然会产生学习语言的动力。

三、把握时机,创造需求
首先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如果孩子喜欢球类或小汽车,就不要勉强他玩拼图或看绘本,而应该陪他一起滚球、传球、推小车。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老师吹泡泡时,孩子们总会兴奋得手舞足蹈,这时老师比着手势问“还要吗?”,孩子们就会跟着比划回应“还想玩”。

在孩子喜爱的游戏中,他们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关于“创造机会”,有个小秘诀:不要准备得太周全。比如孩子想吃饼干,我们可以把饼干给他,但不要立即打开包装——这就是创造沟通的机会。我们可以等待孩子用手势表示“帮忙”或说出“打开”,再满足他的需求,让孩子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适当地“留白”,正是语言介入的好时机。

四、积累成功,增强动力
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成功体验”都对学习至关重要,它能带来自信——“我能做到!我愿意继续尝试”。所以当孩子做出我们引导的手势,比如“给我”或指着想要的东西时,一定要及时回应,帮助孩子建立成功的体验。

“好的,饼干给你。”“没问题,我们再来吹泡泡!”要让孩子持续感受到:通过沟通能让别人明白我的需求,从而获得满足。不过要特别注意:自闭症孩子往往喜欢重复行为,他们可能反复要求听同一个故事,或持续玩同一个游戏。建议家长在孩子兴致正浓时适时暂停。

见好就收,不要无限制地满足,这样既能保持孩子的兴趣,又能促进他主动表达。日后还可以借助这些兴趣点拓展语言范围。可以用手势提醒:“只剩三次哦!”孩子起初可能不理解,但通过持续引导和明确提示,他们会逐渐建立规则意识,这也是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锻炼。

另一个积累成就感的方法是“描述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在玩小汽车时,我们可以在旁边解说:“小汽车开过来啦~”这本身就是一种互动,还可以顺势拓展与“车”相关的词汇。当孩子获得鼓励和认同时,这种成就感就会成为语言学习的最佳动力。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语言引导的四个要点:

  1. 丰富的声音体验

  2. 简单内容多次重复

  3. 捕捉和创造沟通契机

  4. 积累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