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科普知识

自闭症孩子发音不清如何纠正?

发布时间:2025/9/29 9:12:09 来源:唐山世纪星特教学校 浏览次数:30

孩子都四五岁了,为什么说话还是不清楚?
“我们家孩子也是这样。”
“孩子奶奶总说,小时候发音不清,长大自然就好了。”
这样的话,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说话发音不准、吐字含糊,只是暂时的,等长大一点自然就会好。可有些孩子——尤其是自闭症孩子——长大后,情况并没有改善。这时候,语言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他们与外界的沟通,甚至干扰到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到那时,家长才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孩子说话不清楚,很可能不是“长大了就好了”的问题,而是一种叫做“构音障碍”的状况。

什么是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指的是由于发音器官(如唇、舌、齿、软腭等)在运动或结构上存在异常,或受到环境、心理因素影响,导致发音不准确、吐字不清、音调异常等现象。

具体表现可能包括:

发声困难

发音错误、含糊

鼻音过重

音量、音高、节奏异常

这类问题常常伴随着语言发育迟缓一起出现。

常见的构音障碍类型

① 功能性构音障碍
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中最常见。轻则词汇少、句子短、发音不准;重则可能几乎无法表达。

② 器质性构音障碍
如腭裂、唇腭裂、听力障碍等生理结构原因导致。若不及时干预,可能长期影响语言发展。

③ 运动性构音障碍
多由脑瘫、脑血管疾病或中枢神经损伤引起,原本语言能力正常,后因疾病或外伤受损。

舌系带短,一定要剪吗?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说话不清是舌系带过短造成的。实际上,除非舌系带严重到影响舌头上抬,否则大多数发音问题与舌系带无关。盲目剪舌系带,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如何改善构音障碍?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功能性构音障碍。这些孩子智力正常,发音器官也没有明显异常,但就是某些音发不准,比如:

“哥哥”说成“的的”

“苹果”说成“拼朵”

如果孩子超过4岁仍存在明显发音问题,建议尽早到医院做专业评估,并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科学的发音训练,大多数孩子能够逐步改善发音,掌握正确的语音技巧。

3-6岁:语言矫正的黄金期

3-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能在学龄前将语言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社交和心理成长都有极大的帮助。

语言矫正,不仅仅是为了“把话说清楚”。语言,是孩子融入社会、表达自我、建立关系的工具。言语不清晰,可能导致孩子在社交中受挫,影响自信心和性格发展。及时干预,不仅改善发音,更是守护孩子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成长的重要一步。

只有语言能力正常发展,孩子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走向更开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