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智力的同时也要注重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4/11/1 11:09:22 来源:唐山世纪星培训学校 浏览次数:163
我们经常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一些被称为“小神童”的孩子,但很多家长却看不到“神童”背后的一面。 很多类似的孩子自理能力差,人际沟通能力差。 因此,对于孩子来说,在开发智力的同时,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常见现象:拒绝送餐
很多幼儿园老师都会发现,经常有孩子在幼儿园待了很长时间,却不跟其他孩子打招呼或者做游戏; 当其他孩子在操场上玩耍时,他们常常蹲在角落里独自玩耍; 吃饭时,他不仅不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吃饭,还需要老师一点一点地喂,从来不拒绝自己拿勺子。
了解了她们之后,你会发现这些孩子的妈妈大部分都是全职妈妈。 他们会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尽可能地照顾孩子。 通常妈妈只需要孩子一个眼神就知道孩子想要什么,甚至不需要孩子说话。 在智力开发方面,这些家长也非常投入,不断地给孩子读儿歌、讲故事、背古诗词。 孩子们确实比同龄人“聪明”得多。 然而,正是因为长期在母亲的过度呵护下长大,这些孩子不知道如何与其他孩子相处,不愿意与其他孩子相处。 有的家长甚至要求在孩子入园第一周陪孩子上课。
在与这些妈妈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她们大多都有这样的想法。 最初几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所以要为孩子打好基础。 为了让孩子们领先一步,我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开发孩子们的智力,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一些习惯的形成方面,他们认为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自然会做穿衣、吃饭等小事,因此抓紧时间开发孩子的智力潜力更为重要。
观点:好习惯胜过刻苦学习
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分析了这一情况。 首先,很多家长过于重视0-6岁这个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但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 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自理能力等的缺乏都会导致孩子能力低下。 不能自己吃饭对于孩子来说,看似是一件小事,但这些事情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他或她会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逐渐失去自信,很难融入同龄人,因此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在幼儿教育中,能力的培养应该比智力的培养更重要,而且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 目前,很多家长过早地开始要求孩子学习各种知识,这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健康发展。
其次,谈到培养孩子智力,家长普遍认为,开发智力就是背古诗词、学英语、算数。 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填鸭式教育”方式。 这种过分强调知识灌输的做法,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有些家长片面地将教育理解为只是传授书本,然后不顾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强行给孩子设定学习任务。 这不仅剥夺了孩子们玩耍的时间,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十分不利。
我们不能低估能力的培养。 这是我们最近经常说的一句话。 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要看他的情商是否高于他的智商。 因此,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我们一定不能忽视能力的培养。